10月13日,在玫瑰之名·朝阳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开展了器乐、声乐两场原创作品音乐会。此次活动由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,玫瑰之名·朝阳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承办,也是今年“玫瑰之名”全面打造公共文化成果展示功能推出的系列活动之一。
展演活动完全公益,每场各邀请了基层文艺骨干及社区百姓余人观摩,此次活动为基层艺术骨干培训的实践课堂,也是朝阳区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和文化惠民成果展示。
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看到,器乐音乐会以民乐扬琴演奏为主,邀请了来自中央音乐学院、中国戏曲学院的演奏家们带来的扬琴视觉盛宴。选取了中国扬琴音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原创音乐作品,通过对古今、中外作品的对比演绎,意在展示中国扬琴丰富的演奏技能和多姿的艺术表现力。
所谓“余音缭绕”,听者“三月不知肉味”。现场观众通过演奏家们对不同音乐作品风格的驾驭和艺术处理,体会扬琴音乐丰富多变的瑰丽色彩。
其中由古曲改编成扬琴曲的《阳关三叠》展现了扬琴传统的韵味,由中国现代作曲家创作的《春》体现了扬琴时尚活力的特点,为了显示扬琴的国际化特点,作曲家们还移植了大量的国外作品如《流浪者之歌》、《贝加尔湖畔》等,同时,扬琴是民族乐器中唯一的一件世界性乐器,此次音乐会还加入了泰国扬琴的演奏,展现扬琴的包容和国际化,现代化的特点。
中国戏曲学院钱伟宏副教授说:“作为新时代扬琴艺术的践行者,我们肩负着责任,并有信心让中国扬琴艺术在这片肥沃的大地上焕发夺目的光彩。”
文/北京青年报记者蒲长廷
摄影/北京青年报记者魏彤
编辑/高艳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0431gb208.com/sjszlff/1332.html